安徽网库讯: 今年以来,大观区坚持把乡村人才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以“人才振兴”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引育管用”战略,不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成功引进和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为地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拓宽“引才链”方面,招聘选调生8名,赴基层驻村锻炼,公开招聘乡村教师13人,区外调入1名教师进入农村学校,进一步充实农村教师队伍。选派3名干部到村任职,开展后备力量人选摸排工作,建立后备力量名册,目前摸排在册人选42名,选认科技特派员12人,实现科技特派员服务海口镇行政村“一对一”全覆盖。
在强化“育才链”方面,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1人,定向委托培养村医1名;6名在岗村医参加乡村高职(专科)学历提升工程。实施基层卫生人才提升工程,推荐骨干人员培训5名、骨干全科医师培训2名、村医培训3名、全科转岗培训2名。定向委培农技人员1名。成功申报省级乡村工匠名师1名,市级乡村工匠8名。实施教师“国培计划”,组织农村教师293人全员参加远程培训、10人参加国培计划省义务教育新课程培训、培养名校长1名、乡村紧缺薄弱学科教师7名以及各类专业培训共12名。开展2期农民综合素质素养提升培训班,培育高素质农民50人;组织21名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分别参与省、市级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推荐2名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参加“头雁”项目培训。组织30余家(次)企业参加全省电商系列培训平台运营专题班、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大讲堂等培训。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268名,开展24期职业技能培训班,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608人次。
在优化“服务链”方面,制定《大观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晋升六至八级职员等级实施方案》,7名乡镇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晋升职员等级。深化职称评聘激励机制,实施助力乡村振兴一线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倾斜政策,乡镇6名专技人员通过“绿色通道”申报高级职称,乡镇事业单位37名专业技术人员晋升岗位等级。选拔2名村(社区)干部进入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对连续3年获得优秀等次的9名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记功奖励,有效激励乡村振兴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组织申报省级科技特派团和省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各1家,市级科技特派团1家。为农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提供不超过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2024年已推荐发放农业户口小额创业担保贷款123笔,发放贷款4099.7万元,通过创业带动就业405人。(单位: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撰稿人:潘兴贵 审核人:吴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