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安徽 > 聚焦安徽
投稿

踏上新征程 续写新辉煌

2017-10-25 16:18:52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责任编辑: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当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的时候,中国迎来朝气蓬勃的崭新一天。M9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碧空如洗,红旗如画。M9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10月24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闭幕会。M9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50多名安徽代表肩负着全省350多万名共产党员和7000万江淮儿女的重托,满怀豪情出席闭幕会。M9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上午9时,闭幕会开始。习近平主持大会。M9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11时12分,习近平宣布,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已经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M9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全场响起长时间的热烈掌声。M9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潮水般的掌声,在群星环绕的穹顶下久久回荡。M9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这掌声,是祝贺,是欢庆,是信任,更是期许!M9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随后,大会通过了关于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M9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大会完成各项议程后,习近平在热烈的掌声中发表了重要讲话。M9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潮水般的掌声,在群星环绕的穹顶下久久回荡。M9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掌声就是心声,这是8900多万名共产党员的共同心声,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这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大会!M9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掌声就是力量,这是共产党人“唤起工农千百万”的磅礴力量,是亿万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M9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掌声就是希望,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希望,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光荣梦想的蓬勃希望!M9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大会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圆满结束。M9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走出人民大会堂,走进金色阳光里,安徽代表们意气风发、神采飞扬。M9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党的十九大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历史性盛会,我们有幸参与历史、见证历史,既感到无比自豪、无比振奋,更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郑李龙代表语调铿锵。M9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邓真晓代表激动地说:“这次大会为新时代举旗定向,为新起点谋篇布局,为新征程汇聚力量,必将激发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快马加鞭踏上新征程的强大斗志和勠力同心共创新辉煌的必胜信心! ”M9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这次大会圆满成功,令人无比振奋! ”张正竹代表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13亿多中国人民的同心协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M9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安进代表说,作为实体经济企业,抓发展的关键就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多作贡献。M9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文化界的代表,我要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把传统文化保护好,把宣纸产业发展好,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作出新贡献。 ”胡文军代表说。M9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眺望前方,许启金代表豪情万丈:“回去以后,我要第一时间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传达到身边的每个党员群众,发动大家立足岗位干事创业,把电网建设好、维护好、发展好,以更加优质的服务把光明送进千家万户! ”M9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我的十米车厢就是宣传十九大精神的最好阵地。 ”杨苗苗代表表示,要联系自身实际,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把十九大精神宣传到基层,号召大家一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M9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安徽代表们一致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撸起袖子加油干,勇于担当抓落实,加快建设向总书记绝对看齐、让党中央绝对放心的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M9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文章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安徽网库”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安徽网库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技术服务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安徽网库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9 皖ICP备19011896号

皖公网安备 34010202601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