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安徽 > 聚焦安徽
投稿

安徽网库讯:蒙城民和专业社工参与托养服务 “一米阳光”温暖残疾家庭

2021-02-01 19:03:22 来源:蒙城扶贫开发局 作者: 责任编辑:朱强 刘梦茹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安徽网库讯:2021年新年伊始,蒙城县残疾人联合会创新工作模式,引入专业社工参与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开启了蒙城县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新篇章。J73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日前,根据县残联的统一安排,蒙城县首家专业社工机构民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了“一米阳光”残疾人托养关爱系列活动,把贴心的服务送到家,受到了残疾人家庭的欢迎。J73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6.jpg
 
  蒙城县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涵盖了清洁卫生、清洗衣物、爱心理发、代购服务、技能培训、服药指导、心理疏导、节日慰问、生辰快乐、个案辅导等系列服务。工作中,社工运用个案工作方法调查残疾家庭整体需求,量体裁衣拟订工作方案,对于一些长期受歧视、受忽视的残疾人来说,个案工作方法所提供的接纳、尊重、温暖、关怀温暖了无数残疾朋友的心。
 
8.jpg
 
  小组工作方法给残疾人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机会,给组员带来信息的分享、情绪的疏导、技能的学习、心理上的支持和实际的帮助等。对于那些长期与社会相对疏远的残疾人及其家庭来说,小组工作有助于他们建立起重要的社会支持网络,化解与社会的隔离。社区工作方法尤其注重为残疾人营造富于支持性的社会环境。
 
  一、积极推进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专业+创新”模式
 
  县残联积极创新,充分发挥社工机构优势,为残疾人提供居家照料、职业发展和生活支持类服务,做到服务内容、服务时长、服务标准三统一,各项服务内容都有详细的服务菜单和标准要求。
 
  这种模式改变了以往对残疾人直接给予经济救济的方式,既满足了残疾人多样化的社会服务需求,又能使有限的资金用在残疾人亟需解决的问题上,实现了为残疾人提供高品质、专业化的居家托养服务目标。
 
  二、积极推进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掌舵+划桨”模式
 
  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残联代表政府部门“掌舵”,把“划桨”的任务以契约方式交给社工机构,采取合同购买、资金补贴、资源整合等方式,残联只需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管。以这种契约方式开展居家托养服务工作,残联与社工机构形成“服务购买者与服务提供者”的关系,这种模式针对服务对象个体需求的普遍性和多样性都能兼顾。
 
  三、积极推进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制约+监督”模式
 
  为进一步加强对项目承接机构的监管,确保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质量,民和社工积极接受县残联的全程工作监管,蒙城县残疾人联合会采用一系列的有效评估指标对机构每月工作进行评估、打分,对得分较低的内容及时约谈项目负责人并要求及时整改。项目结束后,残联还将根据社工机构的整体服务情况进行考核审查评定,评定结果作为机构是否有资格继续承担今后项目的重要依据。        
文章来源:蒙城扶贫开发局 责任编辑:朱强 刘梦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安徽网库”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安徽网库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技术服务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安徽网库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9 皖ICP备19011896号

皖公网安备 34010202601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