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爆料
投稿

黄剑辉解读城镇化7大规律和中国城镇化面临的4大问题

2013-12-25 13:15:19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黄剑辉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原标题:黄剑辉: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市民化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10月末,中央党校党史部国情国策研究中心和本报共同主办了中国新型城镇化金融学术论坛。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黄剑辉教授,基于城镇化的国际经验、国内发展历程,对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进行了梳理。本文系根据他的演讲修订而成。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分析中国城镇化,基本框架有两方面,一是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关系,现代城镇化是与工业化伴生的过程,欧美也是这样。第二是人口年龄结构、计划生育政策、教育背景和城镇化的逻辑关系。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中国近期的城镇化,1949年到1957年是稳步发展时期。1958到1978年是波动比较大的时期,城镇化并不是直线增长,还曾经有下降。1977年以后,中国实现快速推进城镇化,到2012年年底全国城市人口达到了7.12亿,城市化率52.6%,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城市群,成为前一阶段城镇化的重要标志。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研究中国的新城镇化问题,还必须要考虑中国的地貌和地缘格局,因地制宜,探索不同区域的模式,不能简单把西欧、美国模式移过来。从地图上看,我们国家的山地、高原、丘陵占66%,平原占34%,山地和高原集中于西部地区,这样的特点带给中国城镇化分布一种固有的特征。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此外,未来中国城镇化战略必须要分析中国实际人口结构和人口素质问题,而不能简单看它的需求能拉动多少投资。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城镇化有什么共同规律?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1.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不可能在一个很落后的水平下搞高水平的城镇化发展。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2.呈现S型增长,中间有一些非线性的增长。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3.全球化、信息化对城镇化的影响日益明显。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4.城乡关系始终是城市化发展进程当中的主要矛盾。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5.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不可或缺,国内不少学者过于强调市场配制作用,我们主张政府市场双到位,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6.创新才能推进城市化进程。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7.城市衰落。最近有一本比较有名的书谈美国城市衰落,中国古代也有一些城市在历史长河当中逐渐衰落。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中国城镇化发展面临哪些问题?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1.、城镇人口占用资源不断扩大,需求不断扩大,而供给非常有限,包括土地资源匮乏--跟耕地的矛盾,以及农村人口流入以后对资源占用越来越突出。此外,还有能源瓶颈问题。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2.城镇化跨度和数量规模很大,但是区域性承载能力不平衡,不同地区水资源、土地资源占比不太平衡。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3.城镇化生态和社会附加值需提升。城镇化建设和软实力建设不同步,虽然城镇化率比较高,但研发能力、科技创新能力都比较落后。很多人谈农民工市民化,我有保留,我建议农民市民化,具备素质的人可以到城市来,不具备在北、上、广生存发展技能的人,政府应该为他们在农村提供基础设施条件,使农民也能过上市民生活。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4.与城镇化配套的房地产市场方面的诸多挑战。国开行成立以后,这十几年我们的主业都是搞基础设施。面对未来新型城镇化的需要,整个国家投融资体制都需要加快构建。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从制度设计方面可以给出一些建议: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1.新城镇化必须要从硬件环境建设到软件政策的创新实现提升。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2.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制度、户籍制度需要一个渐进过程,不是简单的把农民工全部给一个城市户口、一套房子。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3.投融资方面,基础设施投资和一般产业投资有不同特征,主要特点是具有公益性、社会性、建设周期长、现金流不足、没有直接现金流。未来投融资模式建议以规范目前土地财政、土地抵押及平台模式为主,适度规范。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4.调动多方面的能力,增加房地产等实际供应能力。 oXd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安徽网库”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安徽网库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技术服务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安徽网库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9 皖ICP备19011896号

皖公网安备 34010202601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