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库讯:秋收时节,农作物进入收割期,连日来,在利辛县望疃镇雁沟村的田野间,一台秸秆打捆机来回穿梭,对一排排秸秆进行收集、打捆、回收,吐出一个个齐整整的“金墩”整齐有序地躺在田间,随后用卡车统一回收运送,废弃秸秆转瞬被有效利用,令人头痛的秸秆,变成了喜人的“金墩”。
金秋十月是玉米收获的时节,往年这个时候,老百姓在享受丰收喜悦的同时,玉米秸秆的处理也成了一件犯愁的事。今年,望疃镇积极探索秸秆利用的有效途径,通过推广玉米秸秆打捆的方式,依托新技术、新模式,有效化解了这一难题,农民持续受益。“以前一到秋收,地里的秸秆就让人头疼,现在好了,打捆机把地里收拾得利利索索,更加方便播种了。”望疃镇雁沟村村民何怀民乐呵呵地夸道。
据了解,为扎实做好今秋秸秆禁烧工作,防止焚烧秸秆污染生态环境,望疃镇党委、政府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在秋收前主动对接秸秆回收企业,组织打捆机进驻田间,积极引导群众开展秸秆离田回收综合利用,目前全镇打捆秸秆近万余亩,彻底解决秸秆处理的难题,同时也为下一步抢种冬季农作物打下了基础,有效化解秸秆禁烧问题。
“将秸秆打捆,不仅能够减少环保治理压力,也能为群众带来实惠,经打捆离田的秸秆可以被利用在畜牧饲料、培养食用菌、供热电厂发电等方面,做到了资源回收综合利用,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共赢。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联系打捆收割机,组织好秋收秸秆打捆工作,力争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助力乡村振兴。”望疃镇相关领导介绍道。
根据相关政策要求,这些秸秆将进行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五化”利用,从而实现“变废为宝”。下一步,望疃镇将按照上级关于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工作要求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全面提升秸秆收贮利用能力,实现秸秆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秸秆打捆离田既从源头上排除秸秆焚烧隐患,又提高了秸秆的利用率,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刘勤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