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地方 > 安庆
投稿

百姓生活 也得“去杠杆”

2018-05-29 16:15:14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以前我在银行柜台前瞧见过本地各行各业的“老赖”照片,当时就想,倘若让他们的亲戚、朋友碰到,真是囧,往后怎么混啊!近日我乘高铁出行,在合肥、蚌埠候车大厅里,屏幕上不断流动播出“老赖”名单,这么大曝光力度真让“老赖”如过街老鼠无处逃遁了,极具威慑力。值得点赞!sd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王丽sd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多年前我第一次购房的时候,卖房的地产商劝我贷款买两套。倘若买两套,我每月的大部分工资都得拿去还贷,这如何使得?于是卖了单位分的福利房,再拿出多年积蓄一次性付款买了后来的新居。以后的故事大家不难猜到:老房子卖早了,新房子买少了,因为房价暴涨了。sd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当时我觉得“寅吃卯粮”“未富先负”肯定是败家子,并不认为超前消费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更不相信自己的进取心和挣钱能力会因超前消费被充分激发。sd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今非昔比,企业、政府通过负债来促经济、谋发展俨然成为常态,老百姓通过负债超前消费也受到鼓励,贷款买房、买车,信用卡透支购物早已不再新鲜。风险也就如影相随。为什么如今“老赖”那么多?说到底恐怕还是超前消费惹的祸,赖的人和被赖的人都想挣快钱。适度负债可能有利于勤劳致富、改善生活,过度负债恐怕带来的只能是虚假繁荣。当负债率超过临界点的时候,信用额度消费殆尽,昔日的“成功人士”可能就会出现在法院公布的“老赖榜”上。sd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据说中国是世界上“老赖”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倘若真的如此,实在是礼仪之邦的莫大耻辱。我也接触过一些“老赖”,觉得他们也不全是无赖,有一部分恐怕还是因为做生意、过生活太习惯利用“杠杆”,太渴望利用杠杆一夜暴富,结果一旦收入来源出现变故,资金链条出现断裂,他们会在一夜之间一败涂地。sd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主持人:凡夫sd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微信号:ffwxb002sd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E-mail:ffwxb@163.comsd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安徽网库”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安徽网库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技术服务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安徽网库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9 皖ICP备19011896号

皖公网安备 34010202601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