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库讯:今年以来,大观区精准把握“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过渡阶段首要任务,以“三个紧盯”为抓手坚决守牢防返贫工作底线。
一是紧盯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落实。聚焦7个方面9类重点人群,共排查农户15179户57411人,识别监测对象7户18人。落实网格监测,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格化监测的通知》,调整建立区级1个,乡镇级16个,村级93个,组级220个,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已累计覆盖1500余人次。建立网格员绩效考评制度,落实网格员误工补贴,区乡两级统筹发放补贴26.4万元。开展动态管理,聚焦低保、大病、残疾等重点人群加强走访监测,综合分析研判,坚持应纳尽纳,应消尽消。截至目前,我区共有监测对象29户81人,其中已消除风险监测对象9户26人。强化监测帮扶,根据致贫风险和农户需求,合理安排帮扶责任人33位,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已落实低保、残补、大病救助、就业、医保等帮扶措施231条,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是紧盯“巩固三保障一安全”筑牢防返贫底线。持续关注、动态跟进“三保障一安全”是巩固衔接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住房安全保障方面,累计排查自建房屋10660栋,采取人员搬离、加固处理、拆除等措施完成整改83栋,整改率为100%。教育保障方面,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工作,全区2023年春秋两季学期各学段学生资助金已全部发放到位,发放春季资助金17.29万元,共资助494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秋季资助金24.89万元,共资助649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区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医疗保障方面,2023年度两个乡镇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44286人,实行医保分类资助,共资助低收入人口59.12万元。全区发放医疗救助共10292人次,累计328万元。饮水安全方面,投入2200万实施广成圩外5个村供水管网建设工程,皖河大桥、皖河口2个国控断面和西江、皖河、万源3个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水质分别稳定达到Ⅱ类和III类标准。
三是紧盯低收入人口帮扶和兜底保障。抓住兜底线、救急难两个重要环节,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持续推进以城乡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加强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完善跟踪走访、排查核查、系统录入等基层主动发现机制,实现对农村低收入人口风险点的早发现、早介入、早帮扶。截至目前,农村低收入平台监测最低生活保障480户960人,农村特困200人,低保边缘户22户34人,落实低保、特困供养、孤儿、困难残疾人等政策76166人,发放资金1287.75万元;临时救助累计救助146人,发放救助资金34.25万元,切实为困难群众兜住兜牢基本生活底线。(单位: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撰稿人:潘兴贵 审核人:陈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