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地方 > 安庆
投稿

大观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工作成绩斐然

2024-01-08 13:35:19 来源: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作者: 责任编辑:潘兴贵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安徽网库讯: 2023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大观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村改革创新,“美”“富”联动,乡村振兴蹄疾步稳,农业农村工作成绩斐然。cFS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顶格推进,激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动能。先后出台《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共大观区委关于实施“千万工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造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样板的决定》《2023年度大观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等纲领性文件。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五大振兴”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6个专项小组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协同发力新格局。2023年以来区委、区政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及乡村振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16次,先后召开7次区委常委会议,13次政府常务会议,6次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三农”及乡村振兴重点工作,5大振兴专项小组实行“一季一调度”,研究部署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责任;推深做实蹲点领办制度,帮助解决乡村发展难点“堵点”。自2022年3月份开展以来,区委书记领办40次,其他各级领导干部领办130次,高效解决监测对象帮扶、村庄道路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地块招商等民生事、烦心事300余件,获得基层干部群众一致好评。cFS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扛牢责任 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建成高标准农田3.9万亩,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1.85万亩,新增设施蔬菜200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4000亩,超额完成任务。严格耕地保护,美好甜园“大棚房”问题整改销号。全面夯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小田变大田4900亩,硬化沟渠8万平方米,完成农田水利“最后一米”沟渠清淤改造26公里,新建、改造37kw灌溉站各1座,新建改造塘坝20座,新建渠系节制闸11座,硬化沟渠8万㎡。通过竞争性磋商的竞标方式,确定了安农大资环学院为我区“三普”技术支撑单位,完成了全区表层样及剖面样120个采样点校核工作,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9万亩。“两强一增”行动深入推进,12名科技特派员、40余名农技人员送技下乡,皖河农场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糯稻)标准化基地,永强番鸭育种场获批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育种场番鸭销量全国第一。安徽农垦集团皖河农场双河分公司获评全国农垦提单产“大比武”劳动竞赛水稻高产示范样板“特等组”。cFS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双招双引,农业产业取得新突破。紧抓产业振兴,突出项目支撑,总投资10亿元的绿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核心区开工建设,永强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项目进入试运营。培优育强农业经营主体,新建数字场景2个,新增省级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7家。抢抓海口片区开发建设重大契机,加快推进长三角三产融合智慧农业示范区项目、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永强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项目计划年底完成单体调试、竣工验收。加强农业项目招引,5亿元的健康果酒全产业链示范基地、3.5亿元的1.2万吨绿色休闲食品生产线等优质农业项目洽谈落地。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立省乡村振兴产学研合作基地1家。加大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申报省级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7家。皖河农场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糯稻)标准化基地顺利通过验收。四是做精土特产文章。灵芝、瓜蒌、甲鱼、草莓、丝瓜络亩均效益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强劲。cFS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内外兼修,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围绕S332、G347道路主线,以村为单元成片整治、重点推进、全域提升。对海口镇安原、红星、河港3个村房前屋后乱堆乱放、无功能建筑拆除等难点问题进行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建成河港小墩片、安原马路组等“微广场”,清理村内沟塘13口、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20.4吨,清理乱搭乱建242户、废旧广告牌317个、无功能建筑267平方米,养护农村道路34.3公里,重点打造了红星大沟周边基础设施,乡村环境大幅改善。编制完成2023年市级和美乡村中心村海口村月埂中心村建设规划,安装路灯30盏,道路硬化2公里,月埂民宿主体框架已完成,建成“口袋公园”“生态塘”和微景观8处,完成人工造林500亩,森林抚育3000亩,森林长廊2公里。持续开展问题厕所排查整改“回头看”,重点对2018年以来财政资金实施的农村改厕展开全面排查,整改问题户厕100余户,新增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300户,完成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改厕后期管护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全年无害化处理海口镇农村生活垃圾5550余吨,无害化处理率99.73%,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覆盖率100%。海口镇保婴村获评省级美丽宜居村庄,十里铺乡五里村,海口镇红星村、河港社区获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115”工程,海口镇镇江村成功申报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cFS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抓实监测,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常态化开展部门预警与数据比对。共下发区级部门预警信息3188条,实现闭环核查处置。cFS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推进问题整改,自查认领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清单4类10项13个具体问题,13个具体问题均已完成整改,39条整改措施均已落实。推行监测对象分类帮扶,制定实施产业、就业、低保、防贫保等帮扶措施161条。截至目前,我区共有监测对象22户64人,已消除风险监测对象6户14人。cFS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紧盯源头,严守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全面保障农产品安全,继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加密农药、兽药重点领域巡查检查,持续开展农业经营主体安全生产检查。今年以来累计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1291张,开具合格证生产主体47家,附带合格证上市的农产品达1322吨。全区乡镇快检站完成快速检测样品1027批次。全年食用农产品抽检任务数300批次,完成131批次,抽检结果全部合格。cFS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筑牢防线,深入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推动禁捕区网格化管理落实,设置5个网格执法小区、13个单元网格,配备乡级负责人19名,村级负责人15名,专业执法人员12名,协助巡护员26名,村级护鱼员30名,共同组成禁捕执法网格单元。推进禁捕区监控信息网络全覆盖,新增光电监控13个,区渔政信息中心已接入高清光电监控31个(其中卡口监控点5个),实现长江、皖河岸线7*24小时动态全覆盖,形成了“及时发现问题线索—快速反应—依法处置”的信息化与网格化相融合的高效联动机制。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垂钓活动,今年以来,共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6次,出动人员7043人次,巡查里程85500余公里,检查餐饮单位834家次,检查商超及农贸市场368家次,共立案173起。2023年评为“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cFS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深化改革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加快推进土地二轮延包试点,制定印发了二轮延包试点工作方案,成立了高规格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试点的海口镇10个行政村,基本完成前期调查摸底工作,正在按程序开展延包申请、审核、公示、确认等工作,组织农户签订二轮延包合同。持续深化“三变+”改革,以“红色引擎”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构建“党建+产业”发展模式,深入挖掘巨网丝瓜络、保婴灵芝、培文瓜蒌等项目潜能,有力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新增集体经济50万元以上村3个、100万元以上村2个。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全省第7。(单位: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撰稿人:潘兴贵 审核人:陈昌华)cFS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文章来源: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潘兴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安徽网库”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安徽网库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技术服务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安徽网库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9 皖ICP备19011896号

皖公网安备 34010202601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