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下午,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国科技大学理化大楼西三报告厅座无虚席,“改革先锋”、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结合自身成长和科技创新经历,分享作为“70后”科研人员对改革开放的亲身感受,激励广大青年承担起科技报国的历史使命。
潘建伟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是该领域有国际影响的学者,特别是在量子通信、多光子纠缠操纵等研究方向上做出了系统性创新贡献。2016年,由潘建伟主持研发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飞向太空,首次实现星地量子通信。
报告会上,潘建伟深情讲述了中国科技大学校史上赵忠尧、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为国家科技事业奋斗终生的故事,认为正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学的春天”迎来“百花齐放”。
谈及自己出国与归国的初心,潘建伟透露,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求学期间,他接触到了量子力学,但是学习越多、研究越深入,就愈发感到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1996年,潘建伟到奥地利求学,当导师问到梦想,潘建伟回答:“我想在中国建一个和您的实验室一样的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12年后,潘建伟毅然回国组建团队,归国之初,面对年幼的女儿提出“我们为什么要回国”的问题时,潘建伟坚定地说:“我们是中国人,要为祖国做点事!”
作为一名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70后”科学家,潘建伟对改革开放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说:“如同改革开放一样,科学研究需要以开放的态度充分合作。只要我们在国际上保证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国内保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并在国家的支持下不断努力,我们在国内也能做出世界领先的成果,我们要承担起科技报国的历史使命。”
此次“改革先锋进校园”活动由安徽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及有关高校共同组织,邀请安徽省受党中央、国务院表彰的“改革先锋”走进合肥、蚌埠、芜湖等地高校举办宣讲活动。
作为系列活动的首场报告会,潘建伟的报告吸引了来自当地各高校的500余名学子到场聆听,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安徽大学学生秦蓉告诉记者,潘建伟院士在量子求索之路上的故事令人动容,勇于创新、永不止步应该是当代中国每一位青年的座右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田野称,潘建伟院士的经历让他感到科技报国不是一句空话,“我们要努力学习,学成之后迅速投入到国家的科技建设当中,我觉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2023年工业经济联合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五
安徽网库讯:兵团战友进江汽厂50周年纪
安徽网库讯:庐江县郭河镇举行“金秋助
安徽网库讯:线上发布安徽省企业社会责
安徽网库讯:热烈庆祝2020年全省工业行
安徽网库讯:衡山镇召开凤凰城建材市场
安徽网库讯:“千村百镇唱大戏”走进金
安徽网库讯:庐江:满地“黄金甲”脱贫
安徽网库讯:长三角地区首届中国工业大
青岛一“钉子户”房屋四周被挖空成“孤
高清:湖南男子带3岁儿子冬泳 河水冰冷
中国富商携儿子乘飞机视察法国葡萄园时
澳洲洋女婿迎娶西安姑娘 女方娃堵门要红
“私人定制”风靡深圳富人圈
组图:济南放生两千斤鲤鱼遭“疯狂”捕
安徽网库讯:皖能铜陵公司青年突击队抗
安徽网库讯:何树山副省长到皖能马鞍山
黄山秋色醉游人
威马汽车陷退订风波 产品退订率高达三成
庐江县郭河镇:教育扶贫政策宣讲温暖了
庐江县郭河镇举办“六一”儿童节文艺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