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地方 > 合肥
投稿

945名“小农夫”秋收“喜洋洋”

2025-10-22 17:13:09 来源:庐江县郭河镇人民政府 作者: 责任编辑:朱俊生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安徽网库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金秋时节,风和日丽,丹桂飘香。10月22日,位于庐江县郭河镇的喜洋洋现代农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迎来了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四年级的945名学生,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置身乡村田野,在薄日浅阳下“知节气、识五谷、勤四体、学农事”,用勤劳的汗水感受劳动艰辛与乐趣,乘兴而来,乐享其中,满载而归Vcy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微信截图_20251022170801.jpgVcy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同学们,‘五谷杂粮’是哪五谷?水稻从幼苗、分蘖、拔节、孕穗、抽穗、扬花、灌浆、成熟,要经历多长时间的生长才能收割?”在劳动前的“热身”科普课堂上,授课老师结合秋分、寒露、霜降三个节气,通过图片、视频、PPT课件等方式,讲述稻谷从旋耕、育秧、施肥、插秧、植保到收割、烘干、加工、包装的全流程,让同学们领略水稻“前世今生”和“春、夏、秋、冬”节气文化内涵,了解餐桌上粒粒米饭的成长蜕变和艰辛历程。Vcy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微信截图_20251022171230.jpgVcy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Vcy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哇噻!一大片金灿灿的谷穗随风摇曳”“大地像铺了一层金子,真美呀”。上午10时,在参观完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展览馆后,“小农夫们迫不及待地来到稻田,迎来了最具挑战的割稻打谷劳动。“手到、眼到、心到,大家看好了,左手反向抓住稻秆,右手握着镰刀,横着对准子根部,然后用力一拉,稻秸就割断了。”同学们在农民伯伯的示范下,开启了“稻谷收割大赛”,每个班以小组为单位,分工明确,有的割稻、有的捆扎、有的转运、有的脱粒、有的整理稻草……,不畏困难、齐心协力、热火朝天地干起来,哪怕稻芒扎手,汗水淋漓也不气馁。蓝天、白云、稻田、原野,还有兴奋的“劳动小达人”,绘就成了一大美三秋、五谷丰登的“金秋丰收图”。Vcy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微信截图_20251022171200.jpgVcy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Vcy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先用小勺取适量大米倒入淘米盆,加入洁净水,用手轻轻搅拌淘洗,淘米水开始由浑变清就可以了……”中午“食”光时刻,同学们走进了营养餐厅,在听取老师淘米煮饭四个步骤的讲解后,饥肠辘辘的“小伙夫”们人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计算好米和水的搭配比例为1:1.2后,孩子们立即投入到量米、淘米、加水、下锅、点火、烧制……过程中,忙得不亦乐乎。“开饭啦!开饭啦!”25分钟后,同学们不约而同揭开锅盖,色泽晶莹透黄,口感柔软香甜的香喷喷大米饭扑面而来,看着自己亲手煮成的热气腾腾美味美食,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了碗筷,欢声笑语萦绕其间。Vcy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午饭后,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来到像铺满绿色地毯的红薯地前,看着茂密的藤蔓,大家无从下手。“先翻开红薯藤,从微微隆起的土包处找到红薯根,顺根从边缘慢慢向下挖……”指导老师讲解完挖红薯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后,同学们拿起小铲子小心翼翼地行动起来,不一会儿,一个个红彤彤的沾着泥土的红薯露出来了。“这红薯又红又大又圆,很诱人,我要带回家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分享!”捧着刚挖出来的红薯,一位同学高兴地说。Vcy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独轮车运粮”、“制作谷物粘贴画”、“参观稻谷烘干”……。在这个“橙黄橘绿”最适合与自然相拥的季节里,这群来自城市的孩子们,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在动手实践中感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挥洒汗水中诠释着“劳动光荣、劳动崇高、劳动伟大、劳动美丽”,度过了一个健康、快乐、有意义的一天。(作者:郭河镇朱俊生13685650455。审核:郭河镇宣传委员鲍旺15056571188)Vcy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文章来源:庐江县郭河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朱俊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安徽网库”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安徽网库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技术服务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安徽网库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9 皖ICP备19011896号

皖公网安备 34010202601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