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地方 > 淮北
投稿

烈山区古饶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 柳编技艺共传承

2025-03-05 20:51:58 来源:烈山区古饶镇 作者: 责任编辑:戴荣萍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安徽网库讯:3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柳编非遗技艺进社区活动在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文化站举行,古饶镇文化志愿者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柳编技艺课。SBK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微信截图_20250305210022.jpgSBK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上图:淮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编产品——簸箕SBK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活动中,文化志愿者为参与活动的居民宣传非遗知识,讲解柳编产品制作流程;展示柳编作品,群众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使“非遗”文化融入众生活,形成浓厚的“非遗”文化学习氛围,让“非遗”文化活起来,火起来。SBK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据悉:古饶镇殷楼村穆浅子庄,曾是远近闻名的“柳编村”,那时庄里人个个都有一双“巧手”,善于将一根根柳条编制成造型各异、结实耐用的簸箕、笆斗、鸡笼等手工制品。殷楼柳编制作技艺被授予淮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SBK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微信截图_20250305210035.jpgSBK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上图:古饶镇文化志愿者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SBK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此次活动带领我们一起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民俗、认知传统、陶冶情操、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的赵女士说。SBK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微信截图_20250305210049.jpgSBK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上图:古饶镇文化志愿者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SBK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 柳编技艺共传承,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行动,一种责任。古饶镇文化站将持续努力,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社区,走进人们的生活,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古饶镇文化站负责人表示。SBK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SBK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烈山区古饶镇:戴荣萍)SBK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文章来源:烈山区古饶镇 责任编辑:戴荣萍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安徽网库”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安徽网库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技术服务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安徽网库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9 皖ICP备19011896号

皖公网安备 34010202601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