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库讯:为加快农村公益事业项目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大观区聚焦“选、筹、管”关键环节,以“三强三好”举措推动项目落地见效,通过精准投入、多元保障、长效管护,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乡村振兴筑牢基础支撑。
在项目遴选上,强化 “补齐补短”、精准选好民生项目。坚持“兜底线、补短板、强弱项”原则,严格按“村申报、乡镇审核、区审批” 程序动态摸排需求,以村两委为依托、农民自愿为前提、群众受益为目的,充分征求农户意见,重点支持村组道路硬化、小型水利设施、文化广场等群众急难愁盼项目。2025年累计摸排编报项目15个,分批次有序实施,让项目建设精准对接农村发展需求,夯实乡村基础设施根基。
在资金保障上,强化“一事一议”、多元筹好建设资金。构建“政府奖补引导、社会筹资补充、筹补结合、多元投入”机制,以农民民主决策、自愿筹资、直接受益为核心调动各方积极性,同时加强涉农资金统筹管理、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2025年统筹安排445万元专项资金,为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提供稳定资金支持,破解乡村建设 “资金瓶颈”,助力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在后续管护上,强化“长期受益”、规范做好后续管护。建立“验收--移交--管护”闭环机制,项目完工后组织多方力量严格验收、严控质量,同时坚持“谁受益、谁管护”原则,同步建立长效管护制度,实现“建设一批、移交一批、管护一批、受益一批”。通过保障项目长期发挥效益,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力。(单位: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撰稿人:潘兴贵 审核人:吴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