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地方 > 安庆
投稿

大观区:党建引领激活“红色引擎” 绘就村集体经济振兴新图景

2025-09-28 12:10:00 来源: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作者: 责任编辑:潘兴贵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安徽网库讯:近年来,大观区坚持以党建为总牵引,将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聚焦资源盘活、产业培育、机制创新,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从“单点突破”向“多元振兴”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Jmb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微信截图_20250928120753.jpgJmb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党建领航强根基,压实发展“责任链”高位统筹定方向将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区委“一把手”工程,建立“区委统筹、镇主抓、村落实”三级责任体系,明确镇党委牵头制定发展规划,村级党组织书记担任“第一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如,海口镇党委通过专题研究、实地调研,为7个村(社区)量身定制差异化发展路径,避免“同质化”竞争支部带头聚合力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产业一线。如河港社区与昌宁村党支部联建,党员干部带头共建40个菌菇种植大棚项目,从菌种培育到田间管理全程参与,带动40余名村民就业;培文村党员先锋队牵头优化瓜蒌品种,引入皖蒌20号新品种,推动单产提升15%,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发展合力。Jmb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微信截图_20250928120818.jpgJmb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多元路径破瓶颈,打造产业“增长极”特色产业筑根基,做优 “一村一品”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培育差异化特色产业。如,河港社区打造“菌果协同”产业链,羊肚菌、黑木耳年产值超百万元;保婴村聚焦“健康养生”,发展灵芝种植与光伏产业,年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巨网村探索“丝瓜套种芍药”立体农业,盘活闲置地120亩,实现“一地双收”,全区村级特色产业覆盖率达85%以上。资源盘活挖潜力,激活“沉睡资产”推动“闲置资源”向“增收资本”转化,如,南埂村通过出租闲置用房,年租金收入稳定在6万元;海口村盘活闲置民居打造民宿,结合骑行环线发展乡村旅游;安原社区利用废弃地块建设蔬菜大棚研学基地,年接待研学团队20余批次,全区累计盘活闲置土地、房屋等资源60余处,带动村集体年均增收8万元/村。品牌营销拓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构建“线上+线下” 营销体系,打响大观农产品品牌。组织各村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农民丰收节,培文瓜蒌籽凭借品质优势成为休闲零食新宠;镇江村创新“直播带货+乡村驿站”模式,通过直播销售羊肚菌大礼包,线下驿站兼具农产品展销与文旅体验功能,年销售收入突破40万元,特色农产品溢价率达30%。Jmb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微信截图_20250928120842.jpgJmb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机制创新谋长效,夯实振兴“支撑点”“三变”改革促共享推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模式,让村民深度参与集体经济发展。保婴村灵芝大棚项目中,村民以土地入股,除土地流转收益外,还可享受集体经济分红,年人均增收600余元;巨网村丝瓜种植基地吸纳村民务工,实现“务工收入+分红收益”双重增收,全区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户增收覆盖率达75%以上。项目支撑强保障整合涉农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优先支持村集体经济项目。保婴村成功申报民族村建设项目,获得专项资金支持灵芝产业升级;海口镇整合资金打造乡村驿站、民宿集群,推动 “农旅融合”项目落地,2024年全区累计投入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超10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500万元以上Jmb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下一步,大观区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以“产业升级、市场拓展、机制创新”为着力点,推动村集体经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 转变,力争2025年实现全区所有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50万元,绘就 “党建强、产业兴、村民富” 的乡村振兴新图景。(单位: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撰稿人:潘兴贵 审核人:吴中兴Jmb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文章来源: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潘兴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安徽网库”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安徽网库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技术服务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安徽网库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9 皖ICP备19011896号

皖公网安备 34010202601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