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地方 > 安庆
投稿

大观区:“四维发力”系统谋划2026年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5-11-11 23:04:08 来源: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作者: 责任编辑:潘兴贵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安徽网库讯: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筑牢发展根基,大观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目标,聚焦“守底线、重引领、促增收、强保障”四大重点任务,提前系统谋划2026年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ThM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严守底线,筑牢农业农村发展根基。坚持将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首要任务,夯实“三农”压舱石。一是稳粮保供固根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重点打造皖河农场优质专用品牌粮生产基地、巨网生态稻米生产基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47万亩、产量保持在3.72万吨以上。二是动态监测防返贫。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通过产业培育、就业帮扶等措施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实现应帮尽帮、应兜尽兜。三是统筹安全守红线。同步抓好农业安全生产、涉农环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江禁渔等底线工作,构建全域安全防护网。ThM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项目引领,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和乡村建设提质增效。一是攻坚重大工程。高标准推进总投资1亿元的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确保2026年底前完成EPC建设任务,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94%、农膜回收率86%、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5%以上;加快永强番鸭产业园扩建,打造日屠宰10万只标准化生产线和万吨冷库,深化与盒马鲜生等平台合作,构建产销一体化链条。二是建设和美乡村。扎实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广“厕污共治”模式,完善长效管护机制,确保镇江村通过省级和美乡村示范认定,积极申报河港社区精品示范村建设和省市中心村建设示范项目。ThM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多元促收,拓宽农民致富路径。将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中心任务,通过做强产业、深化改革双轮驱动。一是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支持各乡镇立足资源禀赋,如,海口镇发展羊肚菌、丝瓜络、瓜蒌等特色产业,创新“组团发展”模式,培育“一村一品”“一村一特”,将农民紧密嵌入产业链条。支持十里铺乡打造园区产业平台,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村集体与农户收入双增长。二是激发农村改革活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效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资源。巧妙嫁接江豚IP等文化名片,结合重要节庆时段,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拓展农民财产性收入来源,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ThM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强化保障,夯实项目实施支撑。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高质量项目支撑“三农”高质量发展。一是前瞻谋划重大项目。紧扣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和乡村产业弱项,围绕设施农业、现代种业、三产融合等重点方向,提前研判政策,精心策划储备一批具有牵引性的标志性项目。二是做实项目储备库。遵循“储备一批、成熟一批、安排一批”原则,加强部门联动,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重点在产业融合、环境治理、能力提升等领域谋划优质项目,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上级计划盘子。三是高效组织推进。落实“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强化专班推进、督导考核,形成“全员抓项目、全力争资金”合力,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下一步,大观区将紧盯目标任务,细化时间节点,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奋力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单位: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撰稿人:潘兴贵 审核人:吴中兴)ThM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文章来源: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潘兴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安徽网库”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安徽网库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技术服务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安徽网库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9 皖ICP备19011896号

皖公网安备 34010202601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