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文化地理
投稿

舒溪河畔丰厚独特的文化历史

2018-09-18 09:41:47 来源:安徽网库 作者: 责任编辑: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龙门地形险要,舒溪河水流经此处峡谷时,河床变窄,水流很急,河水在峭壁上横冲直撞,呼啸翻腾。当它与龙门河交汇时,在两河的三角地带又呈现一个较大的落差,且两岸高山耸立,宛若黄河之禹门,这或许就是“龙门”的来历。李白路过此地,曾有“欲往泾溪不辞远,龙门蹙波虎眼转”的描述。特别是一到汛期,两河来水凶猛,时常暴发山洪,村庄被淹。清代,为阻涨水,村人在河口和村北的道路上,建造了一座高大两开间的风水门亭,亭面朝对岸叶家,因处在村庄和龙门宗祠下首,习惯上称为“下首亭”。2v3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下首亭朝河的一面,青石额匾上刻有“禹门屏翰”四个字。用禹凿龙门导水的万世神功,屏障辅翼村庄,保一方平安,又暗自激励读书人要借波得浪,奋发图强,似“鲤鱼跃过龙门”。河中来往名利之客路过见之,皆感慨万端,诗兴大发。2v3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下首亭的另三面皆有匾额,上书都是“龙门十景”之名。亭立柱两侧,沿村沿河,各加筑一间,对路直开两门,成为行人通道,可避风遮雨,可纳凉,还有免费茶水供路人解渴。2v3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禹门屏翰”的背面是朝着龙门街的村庄,上刻有“天池毓秀”四个大金字。亭西边门头上有“六水到堂”匾。清道光年间,龙门周姓依据古人蓄水聚财之信念,在村口下游筑了一条长为几百米的拦河堤坝,引两河的“太青黟休祁石”六县之水进村,在村北河滩集成了一个很大的水面,名曰“六水到堂”,意为聚六方之财。宽阔的水面,清澈碧透,一平如镜,游鳞悠悠可数。在村中,可见“天池毓秀”匾。每当风和日丽,见河中白云缭绕,波光岚影潋滟,山峰峦影倒映水中,宛若身在天池仙境。2v3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龙门村口左右高山耸立,左为前山又名碧山,右为龟山又名独尖山,两山对峙。伫立下首亭东门边的“山高水长”匾额下,见舒溪河源远流长,向东缓缓流去。云山苍苍,河水泱泱,不禁让人久久迷醉其中。若乘船顺水东去,吟咏刘禹锡的《望赋》“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是最恰当不过了。2v3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在下首亭东面的岸边还有一座跨道牌坊,四柱排楼式,建于明末清初。青麻石料,坊高六米,宽四米,题额刻有“贞节坊”,表彰的是周氏家族中一位忠贞不二的女性。2v3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在龙门村外北边,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久旱不涸,久雨不溢,泉水清凉甘洌,沁人心脾。每逢酷暑,过往行人路旁小憩,以手掬水,大有降温祛暑之效——这就是龙门十景之“北山泉水”。2v3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独尖山屹立村后峭壁间,远观似一寿龟,山有一大石洞,常有云雾缭绕,洞内产有灵芝草。心灵者,可采得一两株,如来者欲索之赚钱,则会一无所获。灵芝因谓之“仙草”,以之疗病见功效,这就是龙门“灵芝独秀”古景的由来。2v3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龙街东面的龟山下有个红鱼塘。移民到平龙山、窑上和朱家涝的村民组,本乡人仍然喜欢用“龟山”,“龙街”和“红鱼塘”来自我称呼,或许是一种对龙门故土的怀念吧。2v3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红塘观鱼”可以说是古龙门最为神奇的景观。2v3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红鱼塘很方整,有足球场那么大,麻石条垒砌。潭四周,有大小方圆的石凳,供村人茶余饭后闲聊聚坐娱乐。特别在夏天,是纳凉的最佳处。红鱼塘有红鲫鱼数千尾,鳞鳍俱赤,每当黎明日出,红鱼泛游水面,碧波红鳞,光彩耀眼,蔚为奇观。2v3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红鱼塘的水,是从山泉引进来的活水。大清早,每家每户从塘里挑足一天吃的水进家,妇女们才开始洗菜和洗衣服。塘,每年都要清淤一次,通常是在秋天的枯水季节,清塘这一天,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清晨,村民们把可装七八担水的大缸,一溜子排在塘边,灌满水。把上水引走,将塘水放干,把那些活蹦乱跳的红鲫鱼小心翼翼地捞起来,放进塘边的大水缸里。红鲫鱼在大水缸里,不停地扭动着身子,尾巴扇得啪啪响。看热闹的大人和小孩把塘边围得水泄不通,欢声笑语不绝。当塘底的垃圾和污泥清除干净后,注入山泉水,再将红鲫鱼一条条放回塘里,每年如此。2v3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说来神奇,红鱼塘对鲫鱼是个红色“染”缸。有人慕名多次将红鱼移入它池放养,红色渐退,慢慢回到原色。若把河中捞的青鲫放入塘中,过段时间也就变红了。塘中红鲫鱼尽管又肥又大,从没人捕捉回家开荤,潜意识里都不会有。据说只有婴儿洗三朝时,人们才可捞出一尾,置于盆中,鱼儿在盆中转动,是为“转运鱼”,以图喜庆吉利。2v3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在龙门河口,舒溪河南岸,有一跨河青灰花岗岩石拱桥,叫孝思桥,旧名“利济”,俗称“龙门大石桥”,明万历六年(1578)由族人周纲建。天启间圯,周其昌重建。桥长一百二十米,宽七米,高十米,有三孔。每逢春秋佳日,河面晨雾迷蒙,立足或漫步桥头,观赏雾景,飘渺若仙,别有一番滋味。“石桥观雾”也因此成为古龙门休闲览胜的理想之地了。2v3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在孝思桥西端有周氏村人集资所建的龙门塔,因两层六角,又称六角楼。塔基径四米,底层砖卷拱门,塔高七米,中空,翘角系铜铃。建此楼的目的,一是显示周家人文昌盛,二是威镇一方,显示周氏威望,三是镇住西北来人侵犯。2v3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桥西还有建于明末的庙宇一座,气势雄伟,内供奉武状元木塑像。在村西龙门渡口南岸,靠山临水跨路,有一闸子门楼,是龙门街北边的村门,遇有北方外敌来犯,即可闸门守村。2v3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在龙门街最南边,龙街与安吉连接处,建有一座门楼,名曰关门口,上方匾额题“秀挹东南”四个大字,为处士周钟英所书,字体秀丽挺拔,是龙门十景的点睛之景。据传凡县知事下乡,睹此匾额无不下轿瞻仰。2v3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出龙街往东两华里许,有一苍山似巨龙俯卧,首枕河流,尾隐深山。这山是周氏家族的祖坟山,山中的树木是禁止砍伐的。山嘴前有两棵大枫树,春绿秋红,古朴苍劲,树干两三人合抱,号称“龙须”。传说村民每次“出龙”到此,古坟山龙嘴喷吐黄气,故曰“黄龙喷气”,想来是传说中“阴阳相见,福禄永贞”的迹象吧。2v3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距村头五华里,有山状若凤凰展翅,名叫凤凰山,为“凤凰来仪”景点。山上建有仪凤庵,庵分三层,上供观音,中供如来佛,其下为塔庵。相传清代嵩山高僧桂禅法师来山修行,后功德圆满,生化归真,塔内即为桂禅肉身。2v3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因龙门近泾川云岭,又距“旌泾太”交界区域,是战略要地,村民在新四军游击战中屡立功勋,成为红色根据地。1947年7月,太平县警保中队进驻龙门,准备袭击中共泾太石县委游击队总部。中共皖南地委闻讯,于7月15日组织四个连的兵力攻打龙门公所,将敌围困在周氏宗祠和周围的三座碉堡里,并切断通讯和水源。在炮火和政治攻势下,第三天晚间,警保中队和乡自卫队八十余人全部缴械投降,龙门获得了“小解放”。2v3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龙门街于1970年太平湖蓄水时没入湖底。乡政府东迁至八公里之外的阳春重建,河西就近上山后靠,安吉迁至盛家,龙街移往轮渡。至此,龙门街在人们的视野中永远消失了,但它丰厚独特的文化历史在人们的脑海中则永远抹之不去。2v3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文章来源:安徽网库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安徽网库”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安徽网库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技术服务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安徽网库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9 皖ICP备19011896号

皖公网安备 34010202601110号